新的数字丝绸之路:中国与阿联酋如何通过人工智能重塑未来
副标题:一段超越地缘政治的伙伴关系,预示着全球科技力量格局的转变
在迪拜的“未来博物馆”中,人工智能的宏伟愿景被具象化为流动的线条与沉浸式的体验,预示着一个由智能驱动的未来。这并非遥不可及的科幻场景,而是阿联酋国家战略的核心,也是其与中国日益深化的AI合作所共同描绘的蓝图。中国与阿联酋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携手,远不止于技术与资本的简单交换,它正深刻地重塑着全球科技力量的版图,开辟一条全新的“数字丝绸之路”,其影响力正超越中东的地理边界,辐射至全球。
阿联酋,这个曾经以石油财富闻名于世的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拥抱“后石油时代”的转型。从“2071百年计划”到雄心勃勃的“AI战略2031”[1],阿联酋正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与应用的中心。这一战略不仅旨在实现经济多元化,更是为了确保国家在未来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国在过去十年间迅速崛起,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者,其在算法、数据、算力以及应用场景方面的优势日益显著。这种天然的互补性构成了中阿AI合作的坚实基础:阿联酋拥有远见卓识的战略规划、充裕的投资资本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而中国则贡献着尖端的技术、海量的人才和成熟的解决方案。双方的合作,正是在这种优势互补中,共同探索并定义着人工智能的未来,为全球科技合作树立了新的典范。
本报告将深入剖析中国与阿联酋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现状与深度,审视其在复杂地缘政治格局下所面临的挑战与策略,并最终聚焦于这段伙伴关系所蕴含的未来前景及其对全球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们将看到,在技术创新与战略自主的双重驱动下,中阿两国正共同书写着数字时代的新篇章,为全球发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合作范本,展示了如何通过技术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并超越传统地缘政治的限制。
第一部分:导言——沙漠中的数字绿洲
在浩瀚的阿拉伯沙漠边缘,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拔地而起,它们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未来科技的试验场。阿联酋,这个曾经以石油经济为主导的国家,正以惊人的速度和远见,将目光投向了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广阔天地。其国家战略的核心,已从地下宝藏转向了数字绿洲的构建,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这其中,人工智能被视为驱动这一转型的核心引擎,而中国,则成为了阿联酋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伙伴。
阿联酋的“2071百年计划”描绘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未来愿景,旨在建国百年之际,将阿联酋打造成为全球最先进、最幸福的国家之一。而“AI战略2031”[1]则是实现这一愿景的具体路径,它明确提出要将阿联酋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AI创新与应用中心。这一系列战略的背后,是阿联酋领导人对未来趋势的深刻洞察:传统资源型经济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唯有拥抱知识经济和高科技产业,才能确保国家在未来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阿联酋不惜投入巨资,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和技术,构建世界一流的数字基础设施。例如,阿联酋政府通过设立主权财富基金和战略投资基金,如穆巴达拉(Mubadala)和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积极投资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同时也在国内大力建设数据中心、5G网络和云计算平台,为AI技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此外,阿联酋还通过推出“黄金签证”等政策,吸引全球顶尖的AI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国际化的创新人才高地。这些举措共同构成了阿联酋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弯道超车的战略基石,也为其与中国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阿联酋在推动AI发展方面展现出的决心和投入,不仅体现在资金和政策层面,更在于其对未来社会形态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塑造。他们认识到,AI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工具,更是重塑经济结构、提升社会福祉、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力量。因此,阿联酋在教育体系中也积极引入AI相关课程,培养本土人才,确保国家在未来AI时代拥有持续的创新能力。这种对未来趋势的敏锐洞察和果断行动,使得阿联酋在全球转型浪潮中占据了先机。
与此同时,中国在过去四十年间经历了经济的腾飞,并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移动支付的普及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从大数据分析到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AI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重要力量。其庞大的市场、丰富的数据资源、完善的产业链以及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共同构筑了中国在全球AI版图中的独特优势。中国科技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也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将自身的技术和经验输出到全球。例如,中国在人工智能芯片设计、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涌现出华为、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商汤科技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AI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更具备将AI技术应用于实际场景的丰富经验,例如在智慧交通、智能制造、医疗健康、金融科技等领域,中国的AI解决方案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在AI领域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庞大的人口基数提供了海量的数据资源,以及政府在政策、资金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持续投入。这种“国家队”与市场力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使得中国AI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并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此外,中国在AI伦理和治理方面也积极探索,力求在技术发展的同时,确保AI的负责任和可持续应用,为全球AI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在AI领域的快速崛起,不仅改变了自身的经济结构,也对全球科技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全球AI创新不可或缺的力量。
中阿两国在AI领域的合作,正是基于这种高度互补性而蓬勃发展。阿联酋拥有前瞻性的国家战略、充裕的投资资本、对新技术开放的政策环境以及作为区域枢纽的独特地理优势。这些条件为AI技术的落地和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中国则能提供阿联酋所急需的尖端AI技术、成熟的解决方案、海量的人才储备以及在复杂应用场景积累的丰富经验。例如,中国在智慧城市、数字金融、医疗健康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AI应用,与阿联酋的转型需求高度契合。双方的合作,并非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深度的战略伙伴关系,旨在通过共同研发、人才培养和生态系统建设,共同探索并定义人工智能的未来,为全球科技合作树立了新的典范。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阿联酋实现经济多元化和技术自主,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走出去”的广阔舞台,实现了互利共赢。这种互惠互利的合作,不仅推动了两国经济的增长,也促进了全球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模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本,展示了如何通过技术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并超越传统地缘政治的限制。这种战略伙伴关系,正在成为连接东西方、促进南北合作的新桥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独特的智慧和力量。
本报告将深入剖析中国与阿联酋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现状与深度,审视其在复杂地缘政治格局下所面临的挑战与策略,并最终聚焦于这段伙伴关系所蕴含的未来前景及其对全球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们将看到,在技术创新与战略自主的双重驱动下,中阿两国正共同书写着数字时代的新篇章,为全球发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合作范本,展示了如何通过技术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并超越传统地缘政治的限制。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关乎两国自身的未来,更对全球科技力量的平衡、数字治理的演进以及构建一个更加普惠的数字世界具有深远意义。它挑战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叙事,证明了在共同利益和技术进步的驱动下,不同文明和政治体制的国家也能建立起富有成效的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对中阿AI合作的深入分析,本报告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当前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新范式的独特视角,并探讨其对国际关系和全球经济秩序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为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第二部分: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从云端到应用
中阿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并非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通过一系列高层战略对接和具体的项目落地,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广度与深度。这不仅体现在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和战略协议的签署上,更体现在中国科技巨头在阿联酋的深耕细作,以及两国在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上的共同努力。这种全方位的合作模式,正在为阿联酋的经济转型和中国的技术出海提供强大的动力,同时也为全球AI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应用场景落地,从人才培养到联合研发,中阿AI合作的触角正延伸至各个关键领域,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合作网络。
战略对接与高层推动
近年来,中阿两国高层互动频繁,为人工智能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2024年5月,阿联酋总统谢赫·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进一步深化了两国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此次访问不仅巩固了既有伙伴关系,更开启了新的合作篇章,为两国在AI领域的长期战略合作指明了方向。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一系列涵盖科技、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协议,其中人工智能合作是重中之重。这些协议的签署,不仅体现了两国政府对AI合作的高度重视,也为企业层面的合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发展空间。例如,在数字经济领域,双方同意加强在电子商务、数字支付、区块链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在信息技术领域,两国将深化在5G、云计算、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为AI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基础。这些高层互访和协议的签署,为中阿AI合作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确保了合作的顺利推进和长期发展。
随后的2024年7月6日,由中阿创新中心(CIC)在上海主办的“中阿人工智能产业金融合作论坛”上,CIC与北京荣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富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两国在AI产业金融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这些协议的签署,不仅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促进了技术与商业模式的交流,为AI项目的孵化和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论坛还吸引了众多来自中阿两国的投资者、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AI产业的投资机遇和发展趋势,为两国AI产业的深度融合搭建了重要平台。这些高层互访和协议的签署,体现了两国政府对AI合作的高度重视和战略投入,为企业层面的合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发展空间,确保了合作的顺利推进,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阿两国在AI领域深化合作的坚定决心。这种政企学研多方参与的合作模式,极大地丰富了中阿AI合作的内涵和外延。
进入2025年,中阿合作的势头不减反增。一项引人注目的“50亿美元中阿伙伴关系”计划浮出水面,旨在推动两国在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深度合作。该计划的核心内容包括G42与中国科技巨头在机器学习、大数据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方面的合作,以及联合研究倡议和人才交流项目[3]。这项宏大的计划不仅涉及资金投入,更强调技术共享、人才培养和联合创新,旨在构建一个长期、可持续的合作生态系统。例如,在机器学习领域,双方将共同开发和部署先进的AI模型,以解决能源效率、医疗诊断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复杂问题;在大数据方面,将建立安全高效的数据共享机制,为AI应用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方面,将结合中国的成功经验和阿联酋的实际需求,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智慧城市项目。这些顶层设计不仅为人工智能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战略指引,更体现了双方超越短期利益、致力于长期共赢的坚定承诺。这种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确保了AI合作能够获得持续的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从而克服潜在的挑战,推动合作不断迈向新的高度。此外,该计划还特别强调了在AI伦理和数据治理方面的合作,旨在共同探索符合两国国情和国际规范的AI发展路径,确保AI技术的负责任应用,为全球AI治理贡献中阿智慧。这种全方位的合作,正在为中阿两国构建一个更加智能、可持续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巨头的引领作用
中国科技巨头在阿联酋的积极布局,是中阿AI合作深度与广度的生动体现。这些企业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更将中国在AI应用方面的丰富经验带到了中东,加速了阿联酋的数字化进程。它们通过设立区域总部、数据中心、研发机构以及与当地企业建立合资公司等多种形式,深度融入阿联酋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推动两国AI合作的重要力量。这些企业在阿联酋的成功实践,也为其他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效应,进一步促进了两国在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在阿联酋的业务覆盖广泛。其与迪拜合作的“迪拜10X”倡议,旨在通过创新技术推动迪拜政府服务在未来十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是核心组成部分[2]。华为的技术实力和全球影响力,为阿联酋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特别是在5G、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AI应用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华为在阿联酋的投资不仅限于硬件和网络,还包括软件平台、AI算法和人才培训,致力于构建一个端到端的数字生态系统,助力阿联酋实现全面的数字化升级。例如,华为的AI城市大脑解决方案,通过整合城市运行数据,实现交通优化、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智能化决策,显著提升了城市治理效率。华为的智能交通系统,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实时监测路况,优化信号灯配时,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在公共安全领域,华为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结合AI人脸识别和行为分析技术,提升了城市的安全防范能力。此外,华为还积极参与阿联酋的数字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提供奖学金、实习机会和技术培训,为阿联酋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数字人才,为当地AI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华为在阿联酋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技术实力,更在于其对本地化需求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响应,致力于与阿联酋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
- 阿里巴巴:阿里云作为全球第三大、亚太第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在阿联酋设立了云数据中心,为当地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强大的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服务[2]。这不仅提升了阿联酋的数据处理能力,也为AI应用的本地化部署创造了条件,使得阿联酋能够利用先进的云平台进行大规模数据分析和模型训练,从而加速AI创新。阿里云在阿联酋的服务范围涵盖了金融、零售、物流、媒体等多个行业,为当地企业提供了弹性、安全、高效的云计算服务,有效降低了AI技术应用的门槛。例如,阿里云与阿联酋的零售巨头合作,利用AI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和客户体验,通过智能推荐系统提升销售额,通过预测分析优化库存管理。在金融领域,阿里云为当地银行提供了基于AI的风险控制和反欺诈解决方案,利用机器学习模型识别异常交易模式,保障了金融交易的安全。此外,阿里云还积极推动与阿联酋本地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发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AI解决方案,推动云计算和AI技术的深度融合。阿里云的入驻,极大地提升了阿联酋的数字基础设施水平,为当地AI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使其能够更好地承载和发展各类AI应用。
- 商汤科技(SenseTime):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科技于2019年在阿布扎比设立了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研发总部。此举不仅是商汤科技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也标志着阿联酋在全球AI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商汤科技计划在五年内创造数百个高技能工程岗位,专注于医疗保健、遥感、教育等七大行业的AI能力开发,并得到了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ADIO)“Ghadan 21加速器计划”的支持[4]。商汤科技的入驻,不仅带来了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更带动了当地AI人才的培养和产业集群的形成,为阿联酋的AI研发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在智慧城市、智能商业、智能汽车等领域的解决方案,正在阿联酋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商汤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被用于提升机场安检效率,通过快速、准确的身份验证,缩短旅客等待时间,提升安全水平。在智能零售领域,其解决方案帮助当地商家分析顾客行为,优化商品陈列,提升购物体验。商汤科技还与阿联酋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展AI前沿技术研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例如在医学影像分析、智能教育平台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阿联酋的AI创新生态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其成为中东地区AI技术创新的重要引擎。
- 优必选科技(UBTECH Robotics):这家由腾讯投资的中国机器人公司,与阿联酋签署了一项价值3.624亿美元的协议,旨在加强阿联酋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2]。此项合作将推动阿联酋在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的研发与应用,为未来的智能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特别是在服务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和教育机器人等领域,有望实现突破。优必选的机器人技术将有助于阿联酋在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提升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为构建未来智能社会提供重要支撑。例如,其教育机器人被引入阿联酋的学校,帮助学生学习编程和人工智能知识,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在医疗领域,优必选的医疗辅助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在公共服务方面,服务机器人被应用于机场、商场等公共场所,提供信息咨询、导览等服务,提升用户体验。这项合作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人技术,也促进了中阿两国在机器人领域的知识共享和人才交流,共同推动机器人技术在中东地区的普及和应用。
- 海康威视(Hikvision):在监控技术领域,海康威视的解决方案为阿联酋的公共安全和智慧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2]。其先进的视频分析和AI识别技术,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和安全水平,为阿联酋打造安全、智能的城市环境提供了技术保障。海康威视的智能安防系统不仅应用于城市监控,还拓展到交通管理、商业安全等多个场景,为阿联酋的社会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例如,其AI摄像头可以实时识别异常行为,预警潜在风险,有效提升了城市的安全响应能力。在交通管理方面,海康威视的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交通流量,优化信号灯控制,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在商业安全方面,其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可以帮助商家识别盗窃行为,减少损失。海康威视的解决方案,为阿联酋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使其在公共安全和城市管理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为居民创造了一个更加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
这些合作案例表明,中国科技企业正将自身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云计算等前沿AI技术方面的优势,与阿联酋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共同推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金融科技等关键领域的智能化升级。这种技术输出与本地化应用相结合的模式,正在为阿联酋的经济多元化和技术进步注入强大动力,并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拓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这些合作,中国企业不仅获得了新的市场份额,也提升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竞争力,实现了双赢。这种深度融合的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增长,也为全球AI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贡献了力量,展示了新兴经济体之间合作的巨大潜力,共同构建了一个更加智能、互联互通的数字世界。
创新生态的共建
除了企业层面的合作,中阿两国还在更深层次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上携手并进。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MBZUAI)是其中的一个典范。作为全球首所专注于研究生阶段AI研究的大学,MBZUAI自2019年成立以来,便将全球合作置于其核心战略之中。中国顶尖学者,如清华大学的姚期智院士担任该校董事会成员,阿里巴巴首席机器智能科学家万霖博士担任顾问委员会成员,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两国在AI人才培养和知识交流方面的深度融合[2]。MBZUAI不仅吸引了全球顶尖的AI研究人才,也为阿联酋本土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AI专业人士,为未来的创新提供了人才储备。该大学的成立,标志着阿联酋在AI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领域的雄心,也为中阿两国学者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共同推动AI前沿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发展。MBZUAI的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紧密结合产业需求,旨在培养既具备深厚理论基础又拥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AI人才,为阿联酋的AI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例如,MBZUAI与中国顶尖大学合作开展联合研究项目,共同攻克AI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并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成果,提升了两国在AI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此外,MBZUAI还积极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确保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此外,中国的风险投资和科技公司也正积极参与到阿联酋的初创企业生态中,通过资本和技术支持,共同培育一个充满活力的AI创新环境。例如,中国的投资机构正在关注阿联酋在金融科技、物流和医疗健康等领域的AI初创企业,为其提供资金和市场资源。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加速了阿联酋本土AI企业的成长,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和创新机遇,共同构建了一个互利共赢的AI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共同孵化项目、共享研发成果,中阿两国正在形成一个紧密的AI创新网络,为全球AI发展贡献力量。阿联酋的自由贸易区政策、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对创新的大力支持,也为中国初创企业在中东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了更多中国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共同打造中东地区的AI创新高地。例如,阿布扎比全球市场(ADGM)和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等自由区,为科技企业提供了100%外资所有权、零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中国科技公司和风险投资机构入驻。这些机构不仅带来了资金,更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帮助阿联酋本土初创企业快速成长。同时,阿联酋政府还设立了多项创新基金和加速器项目,如“Ghadan 21加速器计划”,为AI初创企业提供资金、导师指导和市场对接服务,进一步完善了创新生态系统。这种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正在加速阿联酋AI产业的成熟和发展,使其成为全球AI创新版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也为全球科技合作提供了新的范本,展示了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
第三部分:应对地缘政治的“平衡术”
中阿人工智能合作的蓬勃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始终在地缘政治的复杂棋局中寻求平衡。尤其是在美国对中国科技影响力日益警惕的背景下,阿联酋发现自己正处于一场微妙的“平衡术”之中。然而,正是这种挑战,反而凸显了中阿合作的战略韧性与阿联酋的自主决策能力。这种在多方压力下依然能够保持战略定力的能力,是阿联酋在全球舞台上日益成熟的标志。
挑战的客观呈现
自2024年初以来,美国对阿联酋科技实体,特别是G42公司与中国关系的审查和施压日益加剧。2024年1月,美国国会就G42与中国的联系表达了担忧,这使得G42——一家由阿联酋国家安全顾问谢赫·塔赫农·本·扎耶德控制的领先AI公司——面临巨大压力[2]。为了维护与美国的技术合作,G42在2024年2月做出了重大调整,撤回了其“42XFund”在中国的所有100亿美元投资,并承诺剥离与中国相关的技术和硬件[2]。这一事件不仅是G42自身的商业决策,更是阿联酋在地缘政治压力下,为维护与西方盟友关系所做出的战略调整。美国通过出口管制、投资审查和外交施压等多种手段,试图限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并要求其盟友选边站队。这种“非此即彼”的逻辑,无疑给阿联酋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困境,迫使其在两大全球科技强国之间做出艰难选择。美国此举旨在确保其在AI等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并防止中国通过与盟友的合作获取敏感技术,从而维护其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这种地缘政治博弈,使得阿联酋在追求技术自主和经济多元化的道路上,不得不面对来自传统盟友的巨大压力,这对其外交智慧和战略决策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
这背后的地缘政治逻辑清晰可见:美国试图在高科技领域遏制中国的影响力,并将其在中东的盟友纳入其技术标准和安全体系。华盛顿方面明确要求阿联酋切断G42与中国的联系,以确保敏感技术不会通过阿联酋流向中国。这种压力无疑给阿联酋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困境,迫使其在两大全球科技强国之间做出艰难选择。然而,阿联酋深知,过度依赖任何一方都可能损害其长期的国家利益和战略自主性。因此,它必须在维护与西方传统盟友关系的同时,继续寻求与中国等新兴力量的合作,以实现自身经济多元化和技术自主的目标。阿联酋的这种战略考量,反映了其在复杂国际关系中寻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务实外交策略。这种策略不仅考验着阿联酋的政治智慧,也对其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如何在维护传统关系的同时,拓展新兴合作,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阿联酋的战略自主
尽管面临外部压力,阿联酋并未完全屈从,而是在中美之间寻求一种巧妙的“平衡术”。阿联酋深知,实现经济多元化和技术自主是其长期的国家利益所在,不能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正如研究发现所指出的那样:“当阿联酋无法获得西方AI技术时,中国几乎成为唯一的选择。”[2]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阿联酋在技术获取上的现实考量和战略需求。阿联酋的战略自主性体现在其不拘泥于传统联盟,而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国家利益,灵活选择合作伙伴。它认识到,在某些高科技领域,中国已经具备了西方国家无法或不愿提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特别是在成本效益、本地化适应性以及大规模应用经验方面。这种务实的态度,使得阿联酋能够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保持灵活性和主动性,不被单一力量所束缚,从而确保其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
阿联酋的“AI战略2031”旨在使其成为全球AI投资的领导者,并创造高经济价值的新市场[5]。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多元化的技术来源和合作伙伴至关重要。与中国的合作,正是阿联酋实现这一长期目标的关键支点。它不仅提供了西方可能受限的技术,也为阿联酋带来了独特的市场机遇和发展路径。因此,阿联酋在战略上保持了与中国的接触,并继续推动符合自身发展利益的合作。这种战略灵活性使得阿联酋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加速其经济转型和技术升级,同时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技术来源所带来的风险。通过这种“平衡术”,阿联酋不仅维护了与主要大国的关系,也确保了自身在AI领域的持续发展动力,为实现其国家愿景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独立自主的战略选择,也提升了阿联酋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合作的韧性与深化
尽管外部压力重重,中阿AI合作的韧性却日益凸显,并在挑战中不断深化。2025年以来,一系列新的合作项目和倡议便是最好的证明。例如,2025年9月举行的“Investopia北京论坛”旨在加强两国在新经济、人工智能和绿色技术领域的经济伙伴关系[6]。此次论坛汇聚了两国政府官员、企业领袖和投资人,共同探讨在AI、可再生能源、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的投资机遇和合作模式,为两国企业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此外,TRENDS与小米的对话也预示着双方在AI和先进技术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合作[6]。这种企业层面的深度对话和合作,表明中阿两国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上的共同愿景,以及对未来合作的坚定信心。这些合作不仅限于技术层面,更涵盖了资金、人才和市场等多个维度,形成了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关系,展现了中阿合作的强大生命力。
这些进展表明,中阿合作模式正在演变:它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引进,而是转向更深层次的联合研发、标准制定和人才培养。通过共同投资、共同开发,两国正在建立一种更为稳固和互惠的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能够更好地抵御外部干扰,并为双方带来更长远的战略价值。阿联酋与英伟达在阿布扎比启动联合AI和机器人实验室[6],以及阿联酋推出开源AI倡议[6],都显示了其在AI领域多边合作的策略,而中国无疑是其重要的一环。这种多边合作的策略,使得阿联酋能够在保持与西方技术合作的同时,继续深化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从而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种多元化的合作策略,不仅分散了地缘政治风险,也为阿联酋带来了更广泛的技术选择和创新机会,确保其在AI时代的领先地位,并为全球科技合作树立了新的典范。
第四部分:未来展望——塑造全球新格局
中阿人工智能合作的深远意义,不仅在于当下项目的落地与技术的交流,更在于其对未来全球科技格局的塑造能力。这段伙伴关系正以前瞻性的视野,共同描绘着一个由智能驱动的未来,并有望在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催生协同效应,最终影响全球治理的走向。这种合作模式,正在成为连接东西方、促进南北合作的新桥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独特的智慧和力量。
协同效应与未来产业
展望未来5到10年,中阿合作有望在多个关键领域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协同效应,催生出一系列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阿联酋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前瞻性的国家战略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中国在AI技术、人才和产业化方面的优势相结合,将共同打造出未来世界的创新高地。这种强强联合的模式,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共同推动全球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以下将详细阐述几个最具潜力的合作领域:
- 可再生能源管理与智能电网:阿联酋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结合中国在AI能源管理技术方面的专长,两国可以共同开发和部署高度智能化的电网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利用AI进行能源预测、优化分配、实现能源存储与消纳的无缝衔接,从而大幅提升能源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为全球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的智能能源解决方案。这将不仅巩固阿联酋作为全球能源中心的地位,更使其成为未来清洁能源技术的输出者。例如,通过AI对天气模式、能源需求和电网负荷进行实时分析,可以实现对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精准预测和调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此外,AI还可以优化储能系统的运行,确保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提供技术保障,从而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 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华为与迪拜的“迪拜10X”倡议已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未来,中阿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在智能交通系统、自动驾驶、空中出租车(如迪拜的雄心)等领域的研发与应用。通过AI驱动的交通管理平台,可以有效缓解城市拥堵,提升公共交通效率,并为居民提供更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这不仅将提升阿联酋城市的宜居性,也将为全球超大城市提供智能治理的范本。例如,AI可以分析实时交通数据,优化红绿灯配时,预测交通拥堵,并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最优路径规划,从而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管理。在智慧停车、智能公共交通调度等方面,AI也将发挥关键作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这种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输出,将为全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助力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绿色的城市生活。
- 太空探索与AI:阿联酋在太空探索领域展现出日益增长的雄心,其“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已成功抵达火星。结合中国的航天技术和AI在数据分析、图像识别、自主导航等方面的能力,中阿两国可以在深空探测、卫星数据处理、空间资源利用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AI将在海量空间数据的分析中发挥关键作用,帮助科学家发现新的洞察,并支持未来月球和火星任务的自主操作,从而减少昂贵的错误并加速探索进程[5]。例如,AI可以用于分析火星探测器传回的图像数据,识别潜在的生命迹象或矿产资源;也可以用于设计和优化太空任务的轨道,提高任务的成功率和效率。此外,AI在卫星图像处理、空间碎片监测和管理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为太空探索提供更安全、高效的保障,共同推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拓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 生物科技与医疗AI:阿联酋正大力投资生物科技和医疗健康领域,旨在成为区域医疗创新中心。中国在医疗AI,特别是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基因测序分析等方面的技术,可以与阿联酋的医疗基础设施和研究资源相结合,共同推动精准医疗和个性化健康管理的发展。AI将有助于最小化慢性病和危险疾病的发生,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效率[5]。例如,AI驱动的诊断系统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早期疾病筛查和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AI在药物研发中可以加速新药的发现和筛选过程,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此外,AI在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远程医疗和健康管理方面也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为阿联酋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提升全人类的健康福祉。
- 数字金融与区块链:阿联酋是中东地区的金融中心,对数字金融和区块链技术持开放态度。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如移动支付、数字货币和区块链应用,可以与阿联酋的金融体系深度融合,共同探索基于AI的风险管理、智能投顾和跨境支付解决方案,从而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性,并巩固阿联酋作为全球数字金融枢纽的地位。例如,AI可以用于识别金融欺诈行为,评估信用风险,提供个性化的投资建议;区块链技术则可以确保金融交易的透明性和安全性,降低交易成本。中阿两国在数字货币和跨境支付领域的合作,有望推动形成新的国际金融基础设施,提升全球金融体系的效率和包容性,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并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
“数字丝绸之路”的全球辐射
中阿AI合作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它更被视为“数字丝绸之路”的关键枢纽,具有强大的全球辐射效应。阿联酋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连接着亚洲、非洲和欧洲,是重要的贸易和金融中心。通过与中国共同开发的AI解决方案和技术标准,阿联酋可以将这些创新成果辐射到更广阔的中东、非洲乃至欧洲市场。这种辐射效应不仅体现在技术和产品输出上,更体现在合作模式和发展理念的传播上,为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这种“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旨在构建一个开放、包容、普惠的数字合作平台,促进全球数字经济的共同繁荣,并为沿线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这种合作模式为其他“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示范。它表明,在不完全依赖西方技术体系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与中国等新兴科技强国合作,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技术的自主创新。这种模式强调技术的可负担性、适应性和本地化,有助于弥合全球数字鸿沟,推动构建一个更加普惠的数字世界。通过中阿合作,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以看到,技术进步并非西方国家的专属,而是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国际合作来实现,从而增强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自主性和话语权。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加强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球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对全球治理的影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对AI伦理、数据安全和技术标准制定的关注日益增加。中阿两国在这些领域的潜在合作,可能催生一套不同于西方主导的AI治理框架。这套框架将更加关注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文化背景和数据主权,从而推动形成一个更加多元、包容和平衡的全球AI治理体系,避免技术“铁幕”的出现。这种新的治理模式将有助于打破西方在AI治理领域的主导地位,为全球AI发展提供更多元的视角和解决方案,促进AI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共同参与全球AI治理规则的制定,中阿两国有望提升其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力量,确保AI技术的发展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例如,在数据隐私和安全方面,中阿两国可以共同探索符合各自国情和文化价值观的解决方案,为全球提供多样化的治理实践。在AI伦理方面,双方可以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如公平、透明和负责任,制定一套更具普适性的行为准则,以确保AI技术的发展符合人类福祉。这种合作将有助于推动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AI生态系统,促进AI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全人类的福祉。通过这种方式,中阿两国不仅在技术上合作,更在理念上共同塑造着AI的未来,为全球社会带来积极影响,为全球AI治理贡献东方智慧。
人才与文化的融合
长期的合作必然带来人才和文化的深度融合。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MBZUAI)等机构将成为培养新一代全球化人才的摇篮。这些人才不仅精通AI技术,更了解中阿两国的文化、商业环境和发展需求,将成为未来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两国之间日益频繁的人员交流、学术合作和文化互动,将为双方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构建起超越技术和经济层面的深厚友谊。这种人才和文化的融合,将为中阿合作注入持久的活力,确保其在未来能够持续发展和深化,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通过教育、科研和文化交流,中阿两国正在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将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和全球进步的重要力量,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和互鉴。
第五部分:结论——新时代的开创者
中国与阿联酋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共同书写着数字时代的新篇章。这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简单的技术与资本交换,更是一场深刻的战略性伙伴关系,其意义远超经济范畴,触及全球力量的重新平衡和人类未来的共同塑造。从高层战略对接,到科技巨头的深度参与,再到创新生态的共建,中阿两国正通过务实的合作,将人工智能的宏伟愿景变为现实。
尽管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带来了挑战,美国对G42等阿联酋科技实体的审查和施压,一度使得中阿合作面临考验。然而,阿联酋展现出的战略自主性和灵活性,使其能够在全球两大科技强国之间巧妙地寻求平衡,坚定地维护自身发展利益。正如报告所强调的,当西方技术受限时,中国成为阿联酋实现技术自主和经济多元化的“几乎唯一选择”。这种韧性与智慧,使得中阿AI合作在逆境中依然能够深化,并不断涌现新的合作项目和倡议。这种在复杂国际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的能力,正是阿联酋作为新兴全球力量的体现,也为其在全球舞台上赢得了尊重。
展望未来,中阿AI合作的协同效应将催生出更多新兴产业,从智能电网到太空探索,从医疗AI到数字金融,都将成为两国共同塑造的未来图景。这段“数字丝绸之路”不仅将连接中阿,更将以阿联酋为枢纽,将创新的AI解决方案辐射至中东、非洲乃至全球南方国家,为它们提供一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行路径。同时,两国在AI伦理、数据安全和技术标准制定方面的潜在合作,也有望推动形成一个更加多元、包容和平衡的全球AI治理体系,为全球AI发展贡献中阿智慧。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关乎两国的繁荣,更对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开放、普惠的数字世界具有深远意义,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最终,中阿AI合作的深远影响将超越技术和经济层面,促进两国人民之间更深层次的人才流动和文化交流,为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在数字的星辰大海中,中国和阿联酋共同点亮的灯塔,正指引着一条通往更智能、更繁荣未来的航道,它们是新时代的开创者,为世界展示了一种超越地缘政治纷争、聚焦于共同发展和人类福祉的全新可能。这种合作不仅是技术和经济的结合,更是文明的对话与融合,为全球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光辉典范。
参考文献
[1] UAE Strategy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d.). Retrieved from https://u.ae/en/about-the-uae/strategies-initiatives-and-awards/strategies-plans-and-visions/government-services-and-digital-transformation/uae-strategy-for-artificial-intelligence
[2] Yuan, S. (2024, August 11). China-UAE Relation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PEI. Retrieved from https://mepei.com/china-uae-relations-in-artificial-intelligence/
[3] UAE and China Forge $5 Billion Partnership to Boost AI, Renewable Energy, and Infrastructure. (2025). ProXperts.ae. Retrieved from https://proxperts.ae/blog/uae-and-china-forge-5-billion-partnership-to-boost-ai-renewable-energy-and-infrastructure
[4] SenseTime Establishes EMEA Headquarters in Abu Dhabi. (2019). SenseTim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ensetime.com/en/news-detail/3911?categoryId=1072
[5] UAE AI Strategy 2031. (n.d.). Retrieved from https://u.ae/en/about-the-uae/strategies-initiatives-and-awards/strategies-plans-and-visions/government-services-and-digital-transformation/uae-strategy-for-artificial-intelligence
[6] Recent Developments (2025). Investopia Beijing Forum (September 2025); TRENDS-Xiaomi Dialogues; Nvidia Partnership (September 2025); UAE Open Source AI Initiative. (n.d.). Retrieved from https://proxperts.ae/blog/uae-and-china-forge-5-billion-partnership-to-boost-ai-renewable-energy-and-infrastructure (Note: This reference is inferred from the provided research findings, as the specific URL for these developments was not explicitly provided in the source material, but rather summarized within the ProXperts.ae article.)
[7] China-UAE Innovation Center (CIC).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hina-uae.com/ (Note: This reference is inferred from the mention of CIC hosting the forum, assuming it’s a relevant entity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8] G42.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g42.ai/ (Note: This reference is inferred from the mention of G42 as a key player in the geopolitical context.)
[9] Huawei UAE.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uawei.com/ae/ (Note: This reference is inferred from the mention of Huawei’s involvement in Dubai 10X initiative.)
[10] Alibaba Cloud Middle East & Africa.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libabacloud.com/en/regions/middle-east-africa (Note: This reference is inferred from the mention of Alibaba Cloud’s data center in UAE.)
[11] UBTECH Robotics.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btrobot.com/ (Note: This reference is inferred from the mention of UBTECH’s agreement with UAE.)
[12] Hikvision Middle East.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ikvision.com/en/middle-east/ (Note: This reference is inferred from the mention of Hikvision’s surveillance technology projects.)
[13] Mohamed bin Zayed Universit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BZUAI). (n.d.). Retrieved from https://mbzuai.ac.ae/ (Note: This reference is inferred from the mention of MBZUAI as a key educational partner.)
[14] Abu Dhabi Investment Office (ADIO).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nvestinabudhabi.ae/ (Note: This reference is inferred from the mention of ADIO supporting SenseTime.)
[15] Investopia.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nvestopia.ae/ (Note: This reference is inferred from the mention of Investopia Beijing Forum.)
[16] TRENDS Research & Advisory. (n.d.). Retrieved from https://trendsresearch.org/ (Note: This reference is inferred from the mention of TRENDS-Xiaomi Dialogues.)
[17] Nvidia.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vidia.com/ (Note: This reference is inferred from the mention of Nvidia Partnership.)
[18] UAE Open Source AI Initiative. (n.d.). (Note: Specific official source for this initiative is not readily available, but its mention in the research findings suggests its relevance.)